深圳寶龍專精特新產業園 ▎深圳首個優質產業空間(工業上樓)試點項目發表時間:2023-04-26 09:26 導讀: 多年的高速發展使得深圳產業用地緊張的問題日趨突出?;诖?,深圳產業用地發展在國內率先進入“轉型期”,成為了國內較早實踐“工業上樓”的城市, 由壹創國際總牽頭設計,深圳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建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組成聯合體成員,打造了深圳首個優質產業空間試點、深圳首個二三產業混合用地試點、深圳首個“專精特新”“小巨人”專業園區——深圳寶龍專精特新產業園。 項目位于寶龍先進制造業園區內,屬于深圳20大先進制造業園區之龍崗東部先進制造業園區,將圍繞市“20+8”產業集群,聚焦發展網絡與通信、半導體與集成電路、高端醫療器械、安全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集聚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上市企業,促進產業集聚發展,賦能產業轉型升級。 項目總占地面積約8.84萬㎡,容積率4.53,計容建筑面積約40.04萬㎡,其中高標準廠房約34.16萬㎡,配建酒店、宿舍、商業、食堂、托幼中心、便民服務站、黨群服務中心,融合周邊科創公園及城市公園,實現“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協同發展。 項目踐行《深圳市優質產業空間供給試點改革方案》政策,深入研究“工業上樓”空間標準,打造符合“深圳標準”的新時代高標準廠房。通過走訪60多家企業、分析市場需求、研究產業政策,提出了“疊層產鏈”設計理念,實現產業鏈建鏈、強鏈,助力構建自主可控的高端制造產業集群。 一座產業樞紐站,一處智造產業集群 本項目旨在為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的成長型企業提供全套的生產與生活配套場所。新的產業園區著力于滿足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相關 5 個產業集群的真生產功能,著力打造“一座產業樞紐站,一處智造產業集群”。同時,園區將復合功能連接成為一個整體,高效運作。生產廠房、配套餐廳、配套宿舍、配套商業、四星級酒店等多種功能形態集合,從生產到生活,從工作到休閑,多種類型活動都將在園區內發生。 周邊研發組團容積率高,高度 80-200 米;周邊規模生產占地大,容積率低。本項目性質 M1,用地分散,占地小,容積率高。如何在矛盾中尋求突破并找到一種平衡? ![]() 一個開放互聯,共生可持續的基礎設施框架:針對基地接壤城市雙公園、中廣核研發組團、舊有生產、居住配套等特征,我們認為應該去邊界化,增強聯系,強化產、城、景的連接,促進要素自由流動。 ![]() 一個交流共享,持續創新的產業社區模式:通過強化人與人、人與環境、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服務等多維度的交互,為園區的創新更迭提供源源不斷的開源靈感,在智能制造產業鏈中聚焦突圍。為保證優質企業平穩過渡,維系園區活力,我們提出可進化產業空間,有序推進全周期產業生長與更新迭代的同時,創造并延續園區的文脈與記憶。 貨運交通集中于局部道路實現“客貨分離”,高效、便捷的貨運交通組織實現與市高快速路系統的快速聯系。項目內部基本實現“客貨分離”、“人車分離”,交通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可達性好,小汽車可通過多條路徑進出項目,避免局部節點交通壓力過大。 大生產圈層:底部一至四層超大面積廠房,為重生產的高價值圈層,可根據園區產業定位引進核心生產龍頭企業入駐,可根據實際需求劃分空間。 小生產圈層:上部為獨立的工業空間,面積段為 3000-6000 平米,可生產、可中試,承載上下游產業生產及初創企業試驗型小產線生產。 從片區城市結構出發,總體統籌。以本項目產業及配套空間為載體,聯動周邊城市公園、社區運動公園、安居住房配套、中廣核等科研創新載體、社區配套、生產制造園區等,形成城市區域層面完備的產業生態體系。 設計及建造階段成本控制方法 海綿城市以“滲、滯、蓄、凈、用、排”為目標,通過打造一系列具有低影響開發效果的海綿設施,實現對片區雨洪徑流的收集、調蓄、凈化和再利用,為片區水安全、水環境和水資源再生利用提供重要保障。 ▲寶龍展廳 深圳寶龍專精特新產業園項目作為深圳優質產業空間建設的先行者,已探索形成優質產業空間試點項目“政府主導、國企實施”的模式,各項工作高效推進。自2022年9月20日企業服務中心正式開放后已接待政府、企業訪客超100批次、近1000人次,項目成效獲市區各級領導、主管部門和企業客戶的高度肯定,接連被多家中央和省市權威媒體報道,獲評龍崗區企業服務與招商推介的重要平臺。 ▲寶龍展廳 2022年12月15日,項目與首批意向企業成功簽約,其中包括國家級小巨人、省級專精特新等優質成長型企業,涉及新材料、精密儀器、智能終端等“20+8”產業類型。目前,項目主體結構已封頂,預計2023年底建成交付。 項目檔案 項目名稱:深圳寶龍專精特新產業園 項目地點:深圳市 龍崗區 建設用地規模:約8.84萬㎡ 計容建筑面積:40.04萬㎡ 建設單位:深圳市特區建工集團 |